科研进展

2015科研进展

  • 24
    2015-12
    SMILE任务科学目标和有效载荷配置方案通过评审
    12月21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中欧联合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olar wind Magnetosphere Ionosphere Link Explorer, SMILE)科学目标和有效载荷配置方案评审会。
  • 21
    2015-12
    实验室科研人员在1 AU附近观测到日球层电流片与流界面重合的特殊事例
    日球层电流片是慢太阳风里的重要结构,而共转相互作用区里的流界面是快慢太阳风的分界面。一般来说,在1AU左右,电流片会领先流界面数小时被卫星观测到。而电流片与流界面重合在一起则表明它们之间的那一部分慢太阳风消失了。之前的研究人员在5AU附近利用低分辨率的卫星数据观测到了这种重合的现象。然而,在5AU附近,电流片与流界面会距离很近,由于数据分辨率过低,并且没有超热电子的数据,导致这样的观测结果以及对其形成过程的研究可能存在疑问。
  • 30
    2015-11
    实验室科研人员利用气辉光谱的地基探测数据 对OH气辉辐射跃迁概率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OH气辉是中层顶区最重要的大气辐射之一,利用OH气辉辐射光谱计算转动温度是非常重要的中层顶区大气温度的地基探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层顶区的光化学和动力学过程的研OH气辉是中层顶区最重要的大气辐射之一,利用OH气辉辐射光谱计算转动温度是非常重要的中层顶区大气温度的地基探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层顶区的光化学和动力学过程的研究。
  • 26
    2015-10
    实验室科研人员对热层/电离层行进扰动的研究取得进展
    场向不规则结构是热层/电离层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 迄今为止,利用无线电雷达已经发现伴随中纬度电离层行进扰动存在小于10 km尺度的场向不规则结构,但还未发现大尺度(>10 km)的场向不规则结构的存在。
  • 26
    2015-10
    实验室科研人员文章被选为《Space Weather》特色主打文章
    近日,实验室科研人员张佼佼和王赤等人发表在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merican Geophysics Union,AGU)学术期刊《Space Weather》上的文章 GIC due to storm sudden commencement in low-latitude high-voltage power network in China: Observation and simulation 被选为该期刊近期的特色主打文章。
  • 22
    2015-10
    实验室科研人员揭示太阳活动区日冕磁场对日冕物质抛射传播方向的决定作用
    2014年1月7日太阳活动区NOAA 11944(S09W01)产生了快速的晕状日冕物质抛射(CME)并伴有X1.2级的耀斑产生(S12W08)。该事件被预计正面撞向地球后将会引起G3级以上的地磁暴,然而事实上该CME并未到达地球,而是偏向了距离地球西向51°的火星。Mostl et al.(2015)就此次空间天气事件对日地空间的传播方向进行全方位系统的研究,并在《自然》(Nature)子刊 -《自然通讯》上发表文章,并提出“传播通道”(channelling)的概念,认为 ...
  • 15
    2015-10
    实验室科研人员对雷暴产生强烈的中高层大气扰动的观测和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目前国际上利用卫星对中高层大气波动开展了大量的探测研究,它具有全球覆盖的优势,但是卫星探测无法对某一地区重力波的发生、发展和传播的物理演化过程进行观测研究。而地基探测对中高层大气波动事件演化的物理过程的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所以地基探测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地基探测的最大缺陷是覆盖范围非常有限。
  • 15
    2015-10
    实验室科研人员首次成功模拟低纬度高压电网中磁暴急始引发的GIC
    高压输电网中的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ally induced currents, 简称GIC)是空间天气危害现代技术系统的最主要的表现之一,是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地球,这个空间天气反应链的最末端一环。GIC会引起变压器过热,励磁和无功损耗增加,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严重时甚至引起变压器损毁和电网瘫痪,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一般认为,高纬地区由于地磁扰动剧烈,电网受GIC侵害的风险较高。但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网规模的日益增加,中低纬度地区电网受到GI ...
  • 22
    2015-09
    实验室科研人员对中高层大气白天气辉辐射特征的研究取得进展
    气辉是大气光化学过程的产物,是呈现大气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媒介,是研究中高层大气光化学和动力学过程的有效工具。气辉常被用于反演中高层大气温度、大气风场和多种大气微量成分密度,这些反演都基于对气辉分布特征的正确认识。
  • 31
    2015-08
    实验室科研人员发现低纬电离层等离子体块引起闪烁的直接观测证据
    最近,美国地球科学学会(AGU)权威学术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刊登了实验室王铮与导师史建魁研究组利用低纬度地区电离层闪烁监测仪和ROCSAT卫星的探测数据发现低纬电离层等离子体块引起闪烁的直接观测证据的文章。